张江科学城
5月8日据“上海发布”消息,《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上海市规土局、浦东新区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张江科学城将强化对外衔接,注重与市域、长三角乃至全球创新要素的网络协作;强化内部整合,整体考虑水网、绿网、路网、轨交网和慢行网,构筑“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的空间格局,努力实现科研要素更集聚、创新创业更活跃、文化氛围更浓厚、交通出行更便捷、生活服务更完善、生态环境更优美。
规划理念
强调开放、集聚,培育顶尖的科创能力。尊重科技创新区域集聚规律,汇集国家大科学设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与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创新主体的开放协作与互动交流;
突出融合、多元,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尊重海外人才、科学家、青年人才等多样化需求,提供便捷、人性化交通出行;国际社区、人才公寓等多样化住宅选择;多元、均等化公共服务配套等;
体现绿色、交流,营造持续的城市活力。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提供更多步行化混合街区、社交聚会场所,营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和倡导绿色健康,培育创新文化氛围。
总体格局
贯彻落实总体规划明确的“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发展导向,张江科学城强化对外衔接,注重与市域、长三角乃至全球的创新要素的网络协作;强化内部整合,整体考虑水网、绿网、路网、轨交网和慢行网,构筑“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绕城”的空间格局。
⑵ 上海张江国家科学城到底有多牛
张江国家科学城定位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若干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发展目标是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
例如:“大国重器”张江发布会2016-03-25在张江药谷举行,来自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的三位负责人透露了国家级科技重大设施的建设进展。借助上海光源的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团队探索出天然气直接转化利用的有效方法,被德国巴斯夫集团副总裁穆勒评价为一项“即将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入选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与201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蛋白质中心是当今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家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以前一个科学家可能要花很多年才能认识一个蛋白质。但是在蛋白质中心,借助各式各样的先进设备和仪器,最短仅需2分30秒就能认识一个蛋白质;量子卓越中心的战略目标是,力争通15年左右的努力,构建完整的空地一体广域量子通信网络体系,在国防、政务、金融和能源等领域率先加以广泛应用,与经典通信网略实现无缝链接,形成具有国际引领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下一代国家信息安全生态系统。
⑶ 张江科学城发展前景如何
由“园”到“城”,张江正在蜕变中。“园区最大的发展瓶颈是交通和配套多样性的不足,而科学城将囊括所有的生活条件,包括交通、医疗、健康、娱乐、休闲、教育等,全力打造宜居环境。”仲量联行总监傅翀宇说。
⑷ 上海浦东新区如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上海张江,正从一个“园”转变提升为一座“城”,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其二,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加强科创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对接,推动科学城与金融城联动发展,加快“产融创新走廊”建设,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其三,为企业和人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杭迎伟表示,下半年,浦东新区将围绕张江科学城建设,切实增强创新的“磁效应”和“场效应”。
目前,浦东新区经备案登记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134家,累计落户外资研发中心230家。在人才改革试验区方面,浦东新区将抓紧出台“人才35条”配套细则,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